硅烷偶聯劑在金屬防腐預處理上的應用是硅烷的一項嶄新應用, 90年代這項技術在國外也有研究, 但至今為止尚未大規模工業化。由于硅烷偶聯劑在水解后能形成三烴基的硅醇, 醇羥基之間可以互相反應生成一層交聯的致密網狀疏水膜, 由于這種膜表面有能夠和樹脂起反應的有機官能基團, 因此對漆膜的附著力會大大提高, 抗腐蝕, 抗摩擦, 抗沖擊的能力也隨之提高。輪胎橡膠助劑同時, 由于硅烷膜本身是疏水的, 就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 且與膜的致密程度成正比。
通過與磷化涂層效果對照論證其優越性, 如對不同金屬基材采用硅烷體系處理和鐵鹽磷化、鋅鹽磷化及鉻酸鹽處理作比較, 發現硅偶聯劑化處理的突出特點是:
a.不需上漆即可達到防腐效果;
b.與磷化工藝相比工藝簡單, 不會產生含有重金屬的廢水, 環境良好;
c.通過微觀/分子橋提高了漆膜在基材的附著力。
涂料助劑在許多領域, 硅烷處理顯示出了與現有工藝相當或比現有工藝更好的防腐效果。這些特性特別在汽車及摩配行業及在車輛和機械制造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發展前途。
硅烷偶聯劑作為一種具有獨特結構的硅化合物, 架起了無機物與有機物之間的橋梁, 改進了許多材料的缺陷, 硅烷試劑在金屬表面防腐技術的發展已初步形成方向, 其優勢明顯。
針對目前典型的金屬材料涂裝中磷化和鈍化工藝廣泛應用, 其工藝雖成熟, 但廢物排放和處理耗費大。隨著環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 尤其是各國對鉻允許排放量的大大降低, 促使考慮用其它工藝和化學處理試劑替換老的磷化和鈍化工藝。將硅烷試劑用于金屬防腐和金屬材料表面預處理確能產生令人鼓舞的效果, 目前正成為硅烷試劑應用的新興領域。因其具有0污染、處理件耐蝕性好、與涂層結合牢固等特點, 如果能實現工業化取代污染嚴重的磷化、鈍化預處理工藝, 它將為金屬材料處理行業帶來深遠影響。